四川凉山立洲水电站“水光互补”让白光伏项目全面并网发电

10 月 16 日,位于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平均海拔 4200 米的让白牧场,立洲水电站 “水光互补” 让白光伏项目全面并网发电。这一项目作为四川省 “十四五” 可再生能源发展重点规划项目,具有重大意义。

该项目总占地面积 199 公顷,相当于 199 个标准足球场大小。未来 25 年的年均发电量约 1.7793 亿千瓦时,可满足 6 万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量。预计每年能节约煤炭 5.4 万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14.7 万吨,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做出巨大贡献。同时,通过 “光伏 + N” 效益,有望带动周边区域农牧、旅游、交通等产业发展,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、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以及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贡献力量。

在生态保护方面,项目所在地四季云绕、牧草青青,生态环境敏感。为守护自然,项目团队将光伏组件离地高度设置为 1.5 米,既减轻了风压和雪压对光伏组件的倾覆风险,确保高寒环境下光伏发电的稳定性,又为植被生长和牧民放牧保留了充足空间,实现了空间利用效率最大化。此外,在光伏组件容量上,采用峰值功率 580 瓦的 N 型光伏板,使单位面积装机容量提升 15% 以上。项目严格遵循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要求,确保生态净土不受开发影响。

面对复杂的高原地形,项目团队积极创新施工方法。改进冲击钻打桩机设计,在履带式施工车牵引下,能在高边坡上稳定施工,并获得 “一种用于高边坡的光伏桩基打桩设备” 发明专利。同时,采用模块化超集成预装式变电站,占地面积仅为传统变电站一半,所有设备在工厂组装完成后运到现场即可联调,极大缩短了施工周期,提高了电站建设的灵活性和运行可靠性。

在运维管理上,项目采用无人机和智能巡检系统。无人机可在光伏厂区制定精准巡视路线,自动生成巡检结果,快速定位异常光伏板或设备。升压站内的智能巡检系统通过全方位监控实时巡视,具备入侵报警、火灾监控等功能,为电站安全运行保驾护航,大幅提高了巡检效率,保障了光伏电站的稳定运行。这座矗立在凉山大地上的光伏电站,犹如一颗闪亮的绿色明珠,将为川西高原源源不断地送去光明与温暖。